在鋼結構中圍護體系通常是指墻體,包括內墻和外墻體系,億實筑業提出的鋼結構新圍護體系,是包括屋面、樓層、內外墻體系統,它是完整且系統的新圍護體系。億實筑業李廣說:我們億實筑業堅持科技只為建好房,打造房屋快速建造系統。億實筑業掌握有發泡混凝土的核心技術,經過多年研發創出鋼骨架輕型屋面板、鋼骨架輕型樓層板、鋼骨架輕型外墻板和硅酸鈣輕質復合隔墻板,這些為打造鋼結構圍護體系,形成快速建造系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鋼結構新圍護體系涉及很多技術細節,億實筑業正在施工實踐中逐步總結完善,希望形成行業規范和標準,為裝配式建筑住宅發展做出貢獻。
我國現在正大力倡導發展裝配式住宅,而鋼結構建筑本身就是裝配式住宅中典范。在南北美洲以及歐洲有近百年發展歷史,而我國自2000年才開始逐步流行起來,更多是集中于大中城市中高層或大跨度鋼結構建筑。這些為我國鋼結構建筑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,但是鋼結構的圍護體系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和模式,采用板材比較繁雜,這對于鋼結構建筑進一步發展是不利的,也無法進一步向民用住宅推進。億實筑業的鋼骨架輕型板,可以說就是就為鋼結構設計研發的一種板材,板材的復合結構本身就有基于鋼結構深度設計要求的。所以“鋼骨架輕型板+鋼結構”建造模式,就是快速建房的一種,是裝配式住宅主要形式之一。
根據統計數據,我國在2009年粗鋼產量實現了57218.2萬噸,居世界首位,是日本、俄羅斯、美國、印度四國產量之和的2.2倍,人均達到了4286.8公斤。這為民用建筑更多采用鋼結構建房屋提供一種基礎性的可能性,而鋼骨架輕型板為民用鋼結構住宅提供了可靠性和安全放心的保障。下步就是設計、施工以及板材研發提供方,共同努力來實現鋼結構住宅的普遍適用性。
億實筑業在鋼結構新圍護體系中,會堅持系統化、產業化思維,即圍護系統的標準制定、設計深化、生產配套、安裝施工、信息管理、服務維護等環節,要形成產業化的整體解決方案思路,不宜單一地、割裂地、斷層式去思考。與設計單位合作,強調集成設計和協同設計理念,在制定設計方案之初,作為部件部品制造方,就必須深度參與設計工作中,以避免不協同而帶來一系列后期問題和影響。與施工方合作中,具體到產品和解決措施,不能以一種系統、一種措施,去滿足不同項目,亦不能以一種系統、一種措施,去應用于同一項目中不同部位。需要針對不同的要求、施工條件、造價預算等,去制定適合的系統和解決方案,宜采用多系統多組合墻體,才能真正滿足項目多樣性需求。圍護系統的部品設計和安裝連接,宜結合主體結構(如梁、柱、剪力墻、構件等)進行綜合考慮,如在主體結構件上預裝好連接卡座、連接件等,能大大提升裝配化程度和施工效率。
總之,在鋼結構新圍護體系中,必須設計、施工、材料專業提供商等多方協作努力,形成標準體系和方案,使“鋼結構+鋼骨架輕型板+輕質隔墻板”框架體系成為民眾首選建房方案。